大咖对谈丨九毛九CIO揭秘如何玩转数字化,全面带动业务飞升?


今年上半年,上市餐企九毛九业绩表现亮眼。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1.63%,达28.79亿元,同时净利润为2.22亿元,同比大涨285%。
而当前九毛九业绩的快速回升,离不开多年之前制定的正确战略方向,即开启“多品牌”发展战略。当下九毛九已孵化出了太二酸菜鱼、怂重庆火锅厂、赖美丽藤椒烤鱼等多个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品牌。
其中太二酸菜鱼近年来在门店扩张及业绩表现上均十分显眼,成为九毛九的“第二增长曲线”,并于2020年助推其顺利上市。而今年,九毛九旗下的怂重庆火锅厂也获得了不少关注,顺利出圈。
当然,在九毛九“多品牌”战略持续发力的背后,还有坚实的数字化系统“助攻”。
近期,GeoQ智图特邀九毛九集团信息部总经理付丹伟与捷泰天域产品专家孙翊铭进行对谈分享,共同探讨九毛九的数字化转型历程。
通过本次的大咖对谈,大家能收获:
-
九毛九在数字化建设中有哪些成功经验?
-
在从0到1的数字化转型中需要避开哪些“坑”?
-
“双中台底座”能给业务发展带来哪些价值?
-
在太二、怂火锅等“多产品”并行下,如何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
-
……
以下是对谈实录精华版,可供企业和品牌参考。
Part.1
九毛九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
以及曾经踩过的“坑”

捷泰天域孙翊铭:
在国内,像九毛九这样多品牌做得好的餐饮连锁企业确实不多见,所以想了解这样一个多品牌背景的上市餐饮企业,在数字化的转型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经验呢?
Answer

九毛九集团信息部总经理付丹伟:
首先,我觉得第一个成功经验是九毛九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且很早就开始制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并付诸实践。其中移动互联的数字化体验和数字化中台战略是比较重要的两点。
第一点,什么是移动互联的数字化体验呢?餐饮品牌在外卖、堂食、排队等场景中均有即时交付的特点。那么我们就会在餐厅中大量使用终端设备和移动互联的解决方案,包括游戏小程序等一些有趣的互动体验形式,从而提升客户的体验感。
第二点,我们目前技术体系的一个核心就是“双中台架构”,包括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
其中业务中台包括营销中台、人力中台和供应链中台。另外我们还搭建了数据中台,引入多项先进计算功能,直观生成报表,实现数据可视化等。未来,我们还将持续促进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融合。
第二个成功经验是要掌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
九毛九在多品牌的场景下,有很多业务需求,而市面上的一些标准化系统很难满足。而且也会有一些问题,比如系统不稳定、数据有差异,且实现需求的时间比较长等等。
所以在2020年8月份,我们成立了大头软件科技公司,通过自研系统来真正掌握数据的自主权,同时能够针对更多餐饮场景,实现定制化、自主性的业务创新。
第三个成功经验是要在数字化转型中,平衡好技术价值和业务价值之间的矛盾。光在技术层面“秀肌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实现业务价值,比如降本增效、业务孵化和业务创新等等。

孙翊铭
感谢付总详细的介绍,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立体的九毛九数字化转型战略搭建过程。从前端门店场景、到后端供应链、财务、数据都全面考虑到了,并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种模式。
现在数字化转型对餐饮连锁行业的企业都十分重要,面对“后来者”,有哪些“坑”是需要注意和避免的呢?
Answer

付丹伟
关于数字化转型“避坑”的问题,我想从更具体的技术层面来聊。
对于数字化团队来说,不少管理层会觉得IT部门是“成本部门”,所以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想着快速去搭建系统,发挥价值。
以我们踩过的一个坑为例,初期为了快速交付,我们采用了MongoDB快速搭建数据库,但随着业务越来越复杂,它影响了我们的业务场景和开发模式迭代。所以两年后,我们需要去做换库来解决支撑业务长期发展的问题。
第二个是我们前期出于成本和资源的考虑,会把很多功能和服务集中部署在相同的应用里面。这样就会面临不少问题,比如我们支撑多品牌的系统服务出现故障的时候,会影响到所有的体系,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所以我们为了降低这种耦合度太高所带来的一些影响,就会对服务进行逐步的拆分解耦。
第三点就是我们在跟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作为一个餐饮的业务体系,很大程度上是互联网化的,在与互联网平台的对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挑战,比如说不同的互联网平台,他们的对接体系,以及整个的业务计算逻辑都是不同的,甚至他们升级过程中的功能变化调整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不便。
Part.2
多品牌餐企该如何搭建
既灵活又稳定的数字化系统?

孙翊铭
九毛九是一个多品牌支撑的企业,而且消费者对这些品牌的感知是完全不同的,而针对这些风格完全不同的品牌,管理运营的难度是很大的,那么在数字化系统层面,我们如何去支撑定位不同、运营不同的多品牌运营呢?
Answer

付丹伟:
去服务不同的品牌主要还是依仗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台战略。而其中两个核心的功能就是复用和解耦。
所谓的复用,就是我们要把一些基础的资源,能够放到整个体系里面去共享。而解耦就是在一些特定场景比如支付、排队等,通过自动编排来实现微服务,同时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这个逻辑其实就是要打造一个“数字化的底座”,就像插座一样,插上就可以让一个系统运行,拔出换上另一个插头,就能实现另一个功能。无论是一个营销活动,还是创新型的应用或游戏,都能通过中台、“底座”的逻辑快速实现,既稳定,又灵活,能迅速响应并实现各个业务场景。

孙翊铭:
中台这个概念前几年一直比较热,最开始是由阿里领头,然后很多公司都在跟进。那么在你看来,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呢?
Answer

付丹伟:
刚才也提到过,我们以前很多的数据都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上。通过双中台,我们可以掌握所有的数据,实现数据业务化,对整个企业的决策和发展都有支撑性、关键性的价值。
具体来看,双中台带给我们的价值首先就是能够提升我们的业务效率。可以整合企业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然后进行共享协同,从而使得各个环节高效运转。
第二就是能有效节约成本。刚才提到,我们有很多资源是自有的,所以我们会很快去复用,并快速孵化出一些新的业务。
第三,就是能够优化我们的客户体验。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智能化的应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便捷的服务,提高我们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另外,在我们的中台搭建过程中,还有一些自己的技术亮点。比如我们设计了一个中间件体系,我们叫做“DT Core”。我们可以把SKU基础数据、门店基础数据、人力基础数据、还有我们的权限和各种API接口,都集成到我们的中间件体系中去。实现刚刚提到的“插座”功能。
Part.3
九毛九后续将持续扩张
有什么数字化的辅助手段?

孙翊铭:
我们了解到九毛九当前每年会新开200家门店左右,持续扩张,包括会考虑到海外发展。那么我们现在是否有了新的发展战略,是否有实现战略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在门店扩张上,我们有哪些数字化的手段来辅助开店呢?
Answer

付丹伟:
这几年其实九毛九旗下的多个品牌都在扩张发展,特别是太二酸菜鱼和怂火锅。太二今年会有120家门店的增长,明年也会有同样的扩张速度。怂火锅今年也会有40-50家门店的增长。
而在海外的发展,目前我们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包括美国都有一些发展,明年可能会在东南亚更多国家开出门店。
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九毛九前期研判会考量多种因素。根据不同的品牌定位,我们会去给每个品牌制定发展策略。同时结合大数据,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首先是市场调研,分析人口结构、消费能力、饮食习惯和需求等。
其次我们也会做竞品分析,去了解竞争对手的定位、产品定价、营销策略以及顾客评价等。尽量做到差异化竞争。
第三点就是要分析顾客需求,包括口味偏好、消费习惯、就餐的时间地点等。从而优化门店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点,我们可以通过每个门店的经验情况,评估销售成本、利润、坪效能效等,提供较为精准的营销策略和数据支持。在进入一些新市场时,我们也能提供相应模型,赋能门店。

孙翊铭
听了你的分享,其实能直观感受到九毛九从门店搭建,到营销适配,再到最后运营方案分析回补整个模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
从模型层面来讲,其实市面上很多品牌都在干这件事,比如瑞幸。而一些有互联网基因的餐饮品牌,他的迭代确实是比较快的。而我们也观察到市场上一些品牌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那么你觉得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一个理想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Answer

付丹伟:
我们老板说过一句话是:“要把九毛九打造成数据公司。”其实就是要用我们的大数据去驱动业务,推动整个业务的数字化运营。
我们前面提到的双中台架构,以及移动互联的数字化体验,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在我看来理想的状态首先是我们能持续稳固基础架构。比如数据中台、数据库服务以及报表和可视化。
第二点是要在数字化营销方面持续发力。我们有一个理念叫场景营销。我们的场景营销是要针对不同的营销场景去做数字化的运营。比如说AR的应用、小程序以及密令领券对暗号等一些好玩的玩法。还有就是私域运营,营销层面的东西变化很快,我们也要快速变化,跟上年轻人的脚步。
第三点就是我们会打造供应链控制塔,即可以通过供应链大数据,看到我们的人流、物流、货流。通过供应链中台来驱动整个业务的发展。
因为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供应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的天花板,所以在后续九毛九持续扩张,并进军海外的过程中,供应链的控制塔会对我们整个业务起决定性作用。
Part.4
写在最后
从九毛九集团信息部总经理付丹伟和捷泰天域产品专家孙翊铭的对谈中,我们不仅能直观了解到九毛九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前瞻性、全局性和系统性,也能感受到其先进的顶层架构能力和硬核的技术功底。
虽然这些条件并非是每个企业都能满足的,但各个企业应该尽早布局数字化系统的搭建,让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企业业务发展的“强引擎”。
-END-
-
餐饮+零售8大细分赛道Q3开店蓝皮书:库迪瑞幸单季新开2000+
-
怂火锅接棒太二,九毛九还能创造出几个“增长曲线”?
-
零售前瞻丨跟海底捞学门店优化
-
成都咖啡之战:独立咖啡占比81%,连锁咖啡有几分胜算?
-
风起云涌的火锅江湖,鼎沸之下的釜底抽薪



